蘇州高新區實驗小學校 許春蘭
2021年7月,國家“雙減”政策出臺。“雙減”讓教育實現回歸,學?;貧w主戰場,教師回歸關鍵主體。在“雙減”背景之下,蘇州高新區實驗小學校的老師們卻在大膽地“增”,學生學習的快樂,也在與日俱“增”。
首先,讀詩寫詩,增生活之趣。疫情期間,正值春天,限制了人們出行的腳步。我組織我們班的學生在社區里賞春、在詩歌里賞春。孩子們有著最純真而敏銳的眼睛,他們看見因風而起的柳絮,聽到樹上婉轉的鶯啼,嗅到漫漫的春水,伸出稚嫩的小手,把春天捉住,送到筆端,寫進詩里。他們用詩歌迎接山花爛漫,享受春暖花開。
其次,種植采摘,增勞動之樂。勞動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是學生成長的必要途徑,具有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綜合育人價值。“雙減”之下,我們班每周設計主題活動,引導孩子們親近大自然,體驗收獲勞動果實的喜悅,培養學生的勞動、合作能力。我們開展了一系列勞動教育,在播種的季節,跟隨種植園里的爺爺親手種下各種蔬菜瓜果;收獲的季節,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種植園親自采摘,收獲、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讓勞動教育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讓勞動教育為孩子終身發展和人生幸福奠基。
再次,花樣社團,增實踐之能。我調查、了解班里每一個孩子的特長、興趣和愛好,在班里開展了一系列的小社團活動,七彩手工社團、七彩鉛畫社團、七彩音樂素養社團、七彩科學社團、七彩體鍛社團、七彩折紙社團、七彩音樂大百科社團、七彩兒童畫社團等。疫情期間,我們的班級群會輪流報道這些社團活動,提高了孩子們宅家期間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
“雙減”政策落地一年,學校切切實實地減輕了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增強了學生閱讀、勞動、實踐的能力,增加了孩子們童年學習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