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戴曉剛
A股休假期間,仍開市的港股上演了一場反彈行情,代表性的恒生指數4個交易日累計上漲3.24%。
10月3日,恒生指數還波瀾不驚,收盤下跌0.83%,報17079.51點。10月5日,恒生指數以暴漲5.90%收盤,10月6-7日恒生指數則有所下跌。港股為何出現如此波動?節后是否迎來轉機?與港股息息相關的A股節后開盤是否會受到影響?
港股假期上演反彈行情
10月5日,正當A股股民休假的時候,港股市場狠狠拉了一波存在感。當日,恒生指數暴漲5.90%,恒指全天收漲超1000點重上18000關口,互聯網板塊占比較高的恒生科技指數暴漲7.54%。個股方面,京東集團漲近10%領漲科技股,網易、阿里巴巴、快手、美團漲超8%。
消息面上,據悉10月3日,香港特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出席特區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時,提出有關豁免市場莊家就雙幣股票進行特定交易涉及的股票買賣印花稅的立法建議。“如果能被通過對于港股來說算是絕大利好,有利于吸引和引導更多海外投資者持有離岸人民幣資產”,蘇州證券業內人士表示。
此外,業內人士分析稱,美股這兩天開始回暖,市場預計美聯儲加息步伐會減弱,對港股情緒是一大帶動。
多路資金持續涌入港股
記者注意到,在此次波動之前,港股已經連續低迷3年。9月27日,恒生指數盤中一度刷新2011年11月25日以來新低,恒生科技指數也大幅下挫。截至10月7日收盤,恒生指數今年以來累計跌幅超23.96%,恒生科技指數累計跌幅約37.32%。
蘇州證券業內人士分析稱,在全球范圍內風險資產遭遇拋售背景下,港股無法獨善其身。港股對外部環境歷來敏感,因此美聯儲更具“鷹派”的政策立場、美元流動性進一步趨緊、全球經濟放緩預期以及歐洲地緣政治局勢升級四個因素共同拖累了香港股市表現。
恒生指數越跌越低,港股公司和南下資金卻在不斷加碼抄底。數據顯示,9月以來,南向資金累計凈流入已超過300億港元,今年以來累計凈流入則已超過2500億港元。
頭部基金公司更是動作頻頻。近日,港交所發布公告稱,截至9月22日,易方達基金旗下產品持有海吉亞醫療3727.22萬股,持股比例達6.04%,和9月14日相比,易方達基金加倉了超600萬股。
除此以外,港股上市公司也在持續回購。今年以來,港股市場超200家上市公司實施股份回購,回購總金額超過640億港元,創下歷史新高。其中,不乏騰訊控股、友邦保險、中芯國際、長實集團、小米集團-W、金山軟件、泡泡瑪特等熱門股。
機構看多港股市場
對于港股接下來的表現,多家機構認為,港股底部信號正在出現,或迎來轉機。“無論是恒生科技代表的資訊科技業,還是可選消費、航空交運龍頭,目前估值都已經非常便宜,長期配置的機會或許已經來臨。”華泰證券一分析師認為,在此形勢下,國慶后南向資金參與意愿或進一步提升,資金持續凈流入加大對港股配置力度,反映出對于港股價值的長期看好,或將進一步推動港股上漲。
海通證券一分析師表示,從歷史經驗看,港股回購潮開始時,市場已出現較大幅度下跌,估值較低,隨著市場進一步下跌和估值進一步回落,回購力度會持續加大?;刭彸焙?,港股有望企穩反彈。
也有不少投資者關注的還是A股節后跟不跟?根據休市安排,A股國慶期間10月1日至10月7日休市,10月10日(星期一)起開市。“還有兩天開盤,從富時A50期指連續指數目前的表現來看,節后值得期待,”蘇州興業證券一投顧表示。蘇州首創證券一投顧則認為,國慶期間新冠疫情再次發酵,國慶后的生產經營恢復可能受到影響,節前上證指數打破3150點附近震蕩加速下行,節后或將測試3000點附近整數關口。